结婚是一件终身大事,谁都想美美地、帅帅地出现在婚礼现场。这也是小俞的想法。为了能在婚礼前达到理想体型,小俞的健身动力满满,运动的第一天就一下完成了200个深蹲,外加1小时动感单车训练。第二天,他又进行了2小时高强度搏击操。
在高强度的运动后,他双腿出现乏力如灌铅般的症状,更为惊讶的是次日还排出了酱油色尿液。一系列身体的异常信号,其实是肾脏发出的紧急“求救信号”。
于是他立马来到了萧山区中医院急诊科就诊。通过检查,小俞的肌酸激酶(CK)检测结果令医生震惊:经稀释后,小俞的肌酸激酶检测值高达124470U/L,远超200U/L的正常上限,超标达600多倍。
最终,小俞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,经过紧急治疗才保住肾功能,险些耽误婚礼。
其实这并非个例,萧山区中医院风湿肾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吴海华介绍说,夏季运动相关横纹肌溶解症发病率比平时高出许多,其中很多是突击减肥的年轻人。
运动后肌肉为何会“溶解”
简单说,横纹肌溶解症就是肌肉细胞被“撕碎”了。当肌肉遭遇高强度重复挤压(如过量深蹲)、持续缺血缺氧(如高温下长跑)时,肌细胞会破裂,释放出大量“有害物质”:
● :随血液流到肾脏,会像“泥沙”一样堵塞肾小管;
● 肌酸激酶(CK):直接损伤肾细胞,指标越高,肌肉损伤越重;
● 钾离子: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可能引发心脏骤停。
当尿液变成浓茶色、酱油色时,说明肾脏已严重受损,必须立刻就医——拖延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,甚至肾衰竭。
这几类人最容易“中招”
1
久坐不动的 “突击运动者”:像案例中的小俞,平时基本不运动,突然为减肥、塑形“冲刺”,设定远超自身承受力的目标(如1天200个深蹲),肌肉瞬间“过载”,极易破裂。
2
机能衰退的老年人:老人肌肉、心肺功能减弱,运动耐受力下降,若突然增加运动量(如突然快走1小时),肌肉更易因缺氧、疲劳受损。
3
有基础疾病或服药人群: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患者,或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(降血脂药)的人,肌肉本身更敏感,轻微过量运动就可能诱发溶解。
这些运动暗藏“高风险”
别盲目挑战
并非所有运动都危险,但以下几种容易“踩雷”,尤其夏季要格外注意:
1
重复性动作过量:单次深蹲、蛙跳超100次,肌肉反复挤压易损伤;
2
长时间无间歇运动:如连续1小时以上动感单车,肌肉持续紧张缺氧;
3
高温环境运动:烈日下长跑,高温会加重脱水和肌肉疲劳;
4
不科学“撸铁”:举超过自身承受的重量、姿势错误,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并引发溶解。
科学运动,记住这三点
想要健身、减肥,关键在“循序渐进”,记住这几点:
01
从“低强度”起步,慢慢加量
新手运动心率别太高:从最大心率的50%开始(公式:(220-年龄)×0.5)。比如25岁年轻人,起步心率约(220-25)×0.5=97次/分,可从餐后45分钟快走开始。
每周增量不超10%:比如本周快走30分钟,下周最多加3分钟,别急着上高强度。
02
高温天运动,补水是“保命题”
夏季出汗多,脱水会加重肌肉损伤和肾脏负担,补水要讲究:
运动前1小时:喝500ml 电解质水(含钠、钾),提前给身体“蓄水”;
运动中:每15分钟喝150ml,少量多次,别等口渴了才喝;
运动后2小时内:分次喝1000ml,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
03
出现这些信号,立刻停
◆ 肌肉疼痛超72小时没缓解;
◆ 关节活动受限(比如蹲不下去、抬不起胳膊);
◆ 尿液颜色变深(浓茶色、酱油色)。
只要出现一种,别硬扛,赶紧休息并观察,若没好转立刻就医。
急救黄金6小时
出现症状别拖延
若怀疑横纹肌溶解(如运动后肌肉剧痛+尿色异常),记住“3步急救法”:
● 立刻停止运动,移到阴凉处休息;
● 持续小口喝含钠、钾的电解质水(别喝纯水,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);
● 6小时内到医院查“肌酸激酶、肌红蛋白、血肌酐”等三项指标是否异常。
医生提醒:健康没有捷径,所有“速成”背后,可能都是身体的“抗议”。运动和减肥的本质,是让好习惯融入日常——慢慢来,反而更快。
来源:萧山区中医院
华泰优配-华泰优配官网-配资平台哪个是实盘的-正规炒股软件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